首页 > 热点专题 > 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云讨论及创新大赛 > 讨论成果

付辽源委员代表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关于创新湖南全域旅游模式打造全域旅游基地的建议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势,对满足旅游日益全员化、大众化的需求,满足人们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需要,促进旅游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发展全域旅游已成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一、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湖南发展全域旅游有良好基础,但也有一定的薄弱环节。一是湖南省的传统景区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优势不是很明显。湖南在中部地区的旅游业状况与其他省份相比情况并不理想。二是对旅游与全域旅游认识不高、意识不强。三是现行旅游管理机制也不利于全域旅游业的健全与发展。在省级层面上,湖南省将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委员会。但十四个市州建制不平衡,除长沙市、张家界市仍设有旅游局外,其他各市州均为旅游外事侨务局或者旅游外事侨务港澳局,无法适应全域旅游所需要的综合规划、建设和各方面的管理需要。四是旅游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五是旅游交通发展仍然不平衡。基本交通与旅游交通分割,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景区景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协调发展。热点景区道路拥堵明显。乡村的道路普遍太窄,会车通行困难,对乡村休闲游制约明显。六是景区景点建设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七是湖南还有许多很好的存量旅游资源没有开发成增量旅游景区。八是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业务不熟悉现象普遍存在。九是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不力,短期意识太强,造成资源破坏,没有可持续性。
二、把湖南打造成全域旅游基地的建议
1、分层级建设湖南全域旅游基地网络
对于全域旅游来说,旅游基地布局首先应当是旅游基地网络全覆盖。一是建好村庄的休闲基地。各乡镇可以在一个全乡镇相对重点的旅游休闲基地或者乡镇机关所在地为基点,建立一个能幅射全乡镇所有村庄的较大休闲旅游的基地。二是以县城或者核心景区为基点,建立全县全域旅游基地,幅射服务于在全县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三是地市级城市建立全市全域旅游基地,不仅服务于城区的旅游,而且服务幅射到整个地区各县市的旅游。地市级旅游基地还有整合地市之间大区域合作的功能,成为大区域旅游基地,将区域内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使目的地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设好大湘西旅游基地、环洞庭湖生态旅游基地、长株潭城市休闲旅游基地、湘中休闲旅游基地、大湘南旅游基地五大区域旅游基地,共同打造旅游万亿产业,所在地市城区担负起这些旅游基地的职能。四是建立以省城长沙为中心、服务幅射于全省全域旅游的基地。
2、完善基地服务体系,提升基地服务能力和水平
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应当根据基地所处层级,由湖南省制定统一的硬件建设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最低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验收,全面提升旅游基地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服务条件和服务水平。在基地建设中有两个方面值得特别重视:其一,应当建立完整、便捷的旅游交通系统。其二,在旅游产品购物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的积极作用。
3、建立智慧湖南全域旅游基地
利用大数据智慧旅游大力促进湖南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一是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二是建立旅游体验平台。平台囊括全省各旅游基地的体验视频和资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全方位多角度主动获得湖南全域的旅游信息和初步体验。三是构建湖南全域旅游服务系统,通过网络触角延伸到市各个旅游角落,覆盖湖南境内旅游机构、景点、酒店、饭店、宾馆、各级旅行社,为政府、公众、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得旅游资源服务。四是建立全省全域旅游监管平台,加强旅游行业的诚信建设和管理。
4、构建湖南全域旅游基地的保障机制
一是思想和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村支两委都将全域旅游纳入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全域旅游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增强人民福祉的工程来抓。建立各级政府旅游委员会,具体组织策划、协调、部署、落实全域旅游工作。
二是技术和人才保障。各县市建立专业的全域旅游策划设计机构,组织专门的力量,为每个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和基地建设一村一地制定一策。
三是经费保障。加大全域旅游财政资金投入。建议在全域旅游的资金扶持政策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扶持自然条件差、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镇有困难的地方。二是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以“旅游+扶贫”的模式,利用扶贫资金和政策,优先将被纳入贫困村的地方建设成为全域旅游基地,使其脱贫致富。充分吸引民间资本,用于特色乡村建设、特色城镇建设和旅游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