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云讨论及创新大赛 > 讨论成果

印遇龙委员代表省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发言 ——让“八百里洞庭”更清更净更美丽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67亿立方米。这个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洞庭鱼米乡”,湖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优劣,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高低。“十一五”以来,我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湖区200多家造纸厂,湖区水质总体大幅提升,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称赞。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我省坚持把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各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环境的改善,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鱼类和鸟类,湖区再现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景象。
洞庭湖的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主要问题是: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湖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存在的畜禽规模养殖的粪污、天然水域水产养殖投饵投肥、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药包装废弃物丢弃在田间地头,随水漂流。此外,湖区城镇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弃,遍布村镇周围、道路和沟渠。船舶污水垃圾直排现象普遍,岸上污染物接收与处理设施不配套。
二是工业点源污染频发,城乡黑臭水体普遍。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运行不正常,污水直排、偷排、超标排放时有发生。化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还有众多工业企业没有完成清洁化改造。湖区沟渠淤塞严重,大量黑臭水体散布城乡,一些水沟臭气熏天。
三是环保处理能力较弱,上游污染传递仍多。城区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屈指可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严重偏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上游“四水”漂流下来的各类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流入洞庭湖。
污染防治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洞庭湖治理又是湖南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八百里洞庭”更清更净更美丽,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重点加强工农业生产污染防治。工业方面,严格实行工业污染排放限制,严控污染总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减少污染存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遏制污染增量;突出对湖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的补课,严惩污水偷排、超标排。加强雾霾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还湖区洁净蓝天。农业方面,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湖区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禁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实行畜禽养殖粪污转运处理全覆盖,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未污染耕地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
2、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和中转站,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湖区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垃圾收转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加强截污管网建设,尽快实现黑臭水体全截污、全处理。全面清理沟渠塘坝淤泥,构建生态活水网,减少蚊蝇产生,有效防控血吸虫。开展河湖垃圾清运处理,对水生态岸线进行修复,让湖区水体更清澈更干净。
3、强化上下游同治和全社会共治。加大对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和领导协调力度,加强对洞庭湖上游“四水”流域的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尽可能减少上游传来污染对湖区水环境的破坏。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抓好采砂秩序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广泛动员媒体、群众、志愿者和民间组织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浓厚氛围,推动社会治湖。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我们生活在画里边”。唯愿这美丽的画卷长驻湖南,长驻的时间不是一万年,而是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