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龙永图 1943年生,长沙人。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
3月13日,长沙远大城。回到家乡的龙永图,在长沙市工商联“解放思想、创业富民大讲堂”上发表《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演讲。
冷峻沉稳、不苟言笑,是龙永图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其言辞中独到的观点和不失幽默的表达方式,又让现场掌声、笑声不断。
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龙永图曾扮演重要角色。从为中国打开世贸之门,到立足中国为亚洲立言,无论身份和工作如何变化,龙永图始终以敢于直言的风格和打动中西的智慧,为中国经济持续展开与世界经济对话代言。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电话
3月13日,龙永图在长沙市工商联“解放思想、创业富民大讲堂”上发表演讲
说起龙永图,就不能不提中国的“入世”。在国人心中,龙永图的名字几乎就是“中国入世”的代名词。
为加入WTO,中国艰难地谈判了15年,龙永图亲历了其中三分之二的时光,最后还以第四任首席谈判代表的身份,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龙永图曾先后前往世贸组织日内瓦总部不下50次,黑头发谈成了白头发。
再提“世贸”谈判,龙永图表示,历史已经过去了,不能老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来说当年事。
“可否就谈判签约当天早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给您回电话的事情谈一谈?”在湘声报记者一再追问下,龙永图揭秘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电话。
他回忆道,1999年11月14日下午,中美谈判基本谈崩,美国代表团准备第二天离开北京。当晚11时多,朱镕基突然来电话询问他跟美国代表团联系上了没有。根据朱镕基的指示,龙永图找到负责美方工作级谈判的卡西迪;接到电话的卡西迪竟意外地要求,15日凌晨双方组织小班子成员再谈一次。
“凌晨”加上又是“小班子”,龙永图下意识地感到,美方要有真动作了。15日凌晨4时,龙永图与卡西迪各带几个人开始了“工作会谈”。美国谈判代表团提议,把这些年达成的几百页协议逐一地校对,严谨到协议的每一个标点。
龙永图意识到,美方真的有签署协议的愿望了。“应该给最高决策层传递这一重要的信息”,设想了所有的后果后,龙永图当天6时致电朱镕基办公室,总理办公室答复说,总理昨晚接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电话,还没有起床。7时,龙永图又打了第二次电话。8时,中美双边谈判代表大组会谈已经开始在谈判桌上“料理后事”,双边准备协商撰写向媒体的交代文字了。
9时30分左右,朱镕基给龙永图回电话,龙永图几乎是从谈判会议室跑出去接电话。朱镕基问:“龙永图,你谈判这么多年,你给我一个判断,美国到底愿不愿意签?”龙永图说:“根据我多年和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是想签的。”朱镕基决断地说:“好,我相信你的判断,你一定要和美国人谈成,这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这是江总书记的意见,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意见。”
这是中国入世谈判中很重要的一个电话,当然也是龙永图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电话。挂完电话不久,朱镕基突然出现在外经贸部的会议室,直接与美方谈判。
“能够达成协议!”是龙永图传达给朱镕基的判断信息,促成了朱镕基破天荒地亲自参加一个部长级的谈判。经过不到1小时谈判,当天下午,中美正式签字。
“按照计划,美方代表团当天要离京,我觉得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可能中国入世的谈判,特别是和美国的谈判又将拖好几年。所以我鼓起勇气打了这个电话。”龙永图告诉湘声报记者,当时他想,无论谈成与否,都做好准备为这个电话承担所有风险,这是他必须担当的。
“整个谈判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了解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双赢’过程,这样一个进程是值得的。” 龙永图深感欣慰,“入世20年了,这是一个共赢的战略,中国进一步增强规则意识和开放意识,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在世贸改革中也起到带头作用。”
感恩故乡的人和事
作为长沙人,龙永图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十分关心。结合演讲主题,他认为当前最大的解放思想是要优化营商环境。
他表示,这次在湘还受邀出席了德国博世集团在长沙召开的全球董事会相关活动,他向董事会介绍了中国的发展前景,鼓励他们把更多的投资投向中国投向湖南。“博世选择在湖南投资,说明湖南的投资环境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和希望。”
“我出生在长沙郊区的农村,以前是岳麓区,现在划归望城区了。”回到家乡的这场主题讲座,龙永图首先动情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乡愁。
龙永图出生于兵荒马乱的1943年。当时为逃离战乱,他的父母从长沙迁到了与湘潭搭界的一个叫瓦窑堂村(现属于含浦街道)的亲戚家。
母亲告诉他,生龙永图时特别艰难,生了40多个小时生不下来,家人当时都觉得没有希望了,村庄里一个叫刘四爹的农民找到家里,说他给自己家人接过生,可以试试。按当时的地方风俗,男人是不能进产房的,但在这危及两条生命的关键时候,只好让他来助产。
当时刘四爹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也非常害羞,到了产房里面,他用膝盖重重地顶了他母亲的背好几下,龙永图这样才生下来。 母亲生完他已经精疲力尽,根本没有奶水。村里有一位刘姓的小嫂子正在哺乳,奶水多,经常给龙永图喂奶,成了龙永图的奶娘。
“一定要回去找到这两位恩人。”这是龙永图父母多年来对他的嘱托。由于参加工作后一直很忙,经常出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这件事一直搁在他心里。直到2004年,龙永图趁着回湘参加湘洽会的间隙,才陪同母亲回到出生的那个村庄寻找两位恩人。
“高寿的奶妈还健在,进屋去见她的时候,她正在烤红薯吃,见了我很高兴。虽然耳朵有点背,却还记得60多年前我出生时的情景。”龙永图说,奶妈还指着祠堂后面的一个房子说:“你就生在那儿,生下来哭声很大。”
“遗憾的是,给我接生的恩人已经去世了,我见到他的孩子们,也像亲人一样。”龙永图回忆,那一天,他的母亲也特别开心,拉着大家一起拍了很多照片。
“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是我做人的原则。家乡给予我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从内心感恩这片土地。”龙永图说,他对农村天然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入世谈判中最困难的就是关于农产品谈判。“当时我跟美国人讲,我是农村出生的,深知中国的农民之苦,在农业问题上我们绝不能让步。”
将博鳌论坛打造成重磅国际会议
博鳌亚洲论坛,是龙永图的第二大标签。2003年初,花甲之年的龙永图卸任外经贸部副部长,担当起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非官方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职责。
“说实话,我对头上的这顶乌纱帽看得很轻,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强调要做事,而不是做官。到博鳌亚洲论坛工作,是由政府推荐,理事会通过决定的,我当时也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龙永图认为,博鳌亚洲论坛其实是入世谈判的一个很天然的继续。自己曾在联合国工作,熟悉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这个角色应该不难转换。
“全球共赢”是博鳌亚洲论坛最重要的宗旨。龙永图说,“双赢”是中国入世的谈判过程中,接受的一个重要概念。不管对话也好,谈判也好,甚至时有争论也好,这个时代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都是“共赢”。
“将博鳌亚洲论坛打造成全球研究亚洲问题最权威的智囊和高层次的对话平台。”为这个目标,龙永图跑遍世界多地去邀请每年年会的演讲嘉宾。这其中包括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以及各国政要和跨国公司巨头。
博鳌亚洲论坛自2001年成立以来,17次年会,龙永图一次都没落下,其中以秘书长的身份主持了8次。把博鳌亚洲论坛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
3月底即将举办的第18次年会,龙永图作为嘉宾受邀出席。这个曾经推动了经济进程的人,依然在以民间身份和民间方式坚持着同样的梦想。
创立公益基金助中西部孩子开阔视野
3月13日结束演讲后,龙永图提出中午聚餐的话题想聊聊公益和慈善,和有慈善爱心的企业家一起,为即将发起成立的蓝图公益基金广泛征集意见。
谈到创立蓝图公益基金的初衷,龙永图坦言,随着年岁增大,这些年一直找机会回馈自己出生和成长的中西部地区老百姓。
“现在助学的基金很多,我一直在找一个切入点。个人觉得西部地区人才最缺的就是视野,我想起了人生第一次看大海带给自己的震撼,对我认知世界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当时感觉这个世界这么大,人确实需要大海一样的胸怀和气魄。”龙永图说,自己20多岁才有机会看大海,是一种缺憾。由此想到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孩子经历也是如此。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家提出建立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对海洋知之甚少,能否通过成立一个海洋主题的公益基金,帮助中西部地区一些优秀的孩子,主要是中学生,上学期间能早点看到大海呢?” 龙永图表示,创办蓝图公益基金,也是推动开放性海洋强国建设的一点具体行动。
龙永图憧憬带着孩子们去看看博鳌的玉带滩,参观南海博物馆,让他们了解中国海洋的发展,增进对海洋综合知识的了解……
龙永图认为,中国要发展,就要让整个中华民族更加充满自信,增进开放的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和格局,中国需要一批这样新的人才。“虽然目前资金有限,但已经得到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正计划在青岛打造一个研学基地,如果做出了影响力,可影响一些其它基金参与进来,还可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旅游研学应成为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板块。”
“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多做公益和充满爱心的事。”龙永图说,很多年前有记者问,你觉得做好一个谈判代表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要专业,二有自信,自信从哪儿来?仁者无敌,心善、厚道,才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