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关于将长株潭打造成国家级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群的建议
关于将长株潭打造成国家级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群的建议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作为全国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必须:(1)具备跨省际的商贸物流引领、辐射、集散功能;(2)自然禀赋、地理、交通与经济区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可形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3)有较发达、完善的现代化物流设施和多式联运且无缝隙的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综合运输成本优势明显。按照习总书记对我省“一带一部”的新定位,随着高铁与空港复合时代的到来及其诱发的区域发展的“时空压缩”,长株潭城市群已经具备作为全国性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的基本条件,并日益显示出枢纽性商贸物流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正在成为湖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地。如何在新常态下谋求我省“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的新“占位”,我们认为,将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全国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群的时势已至,应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及其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部署,精准发力,优化布局,提质升级,使我省“一核多极”发展的“核心”真正“隆起”,成为我国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一、目前存在的四个明显制约
1、商贸物流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和功能分割
长沙市80公里范围内布局的长沙金桥、高岭、湾田,湘潭中部国际、荷塘商贸城,株洲芦淞、益阳、岳阳等8个超百亿商贸城项目供过于求,投资效率低,呈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如长沙城北望城区金桥和高星、开福区湾田和高岭均以建材为主,而上游供给和消费大多在城南;又如钢材、医药市场布局过剩。株洲北站和铜塘湾港区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较弱,铁路专用线道路不畅,配套设施滞后。湘潭保税区挤压了省会长沙的进出口。说明了长株潭三市商贸物流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和功能分割趋势不断加大,呈无序同质化竞争状态。
2、商贸物流供需结构错位,信息化、标准化业态落后
生产方式仍以大批量、粗放式为主,制造业、农业与商贸物流业联动不足,产、供、销比较优势供需错位,价值多元、个性化商贸物流结构性供给不足,网络化程度低。虽然粤、港、澳的农副产品80%来自湖南,但大多是初级产品,杂交水稻、辣椒、牲猪、金属材料等资源禀赋作用发挥有限;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难以做大。企业经营理念仍放在供应商和网点租金上,经营模式有待创新,飞机场、枢纽车站等湖湘餐饮和食品等特色严重不足、价格较高。仓储、配送、甩挂运输、社区商业等信息化、标准化商贸物流市场设施不足、业态落后。
3、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空铁货运短缺,进出口受限
商贸物流公路运输集聚效应最强的长株潭结合部受体制分割和绿心规划限制,利用效率低,发挥作用有限。黄花机场航空运输受航线限制,承载量不足,进出口受限。以部分中部省会城市运输指标为例。从货运量看,长沙主要采取公路运输方式,公路货运量占近90%,与武汉相当;铁路货运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为武汉的1.73%。说明货物运输结构不优,铁路结构短缺。从货运周转量看,长沙的货物周转量最低,物流效率指标排末位。即使货运量指标居前列的公路、航空分别也仅为武汉的46.72%、54.36%。说明公路运输运距短、辐射不广、效率低,发挥作用有限,也从侧面反映了公路物流处于“低、小、散、乱”运行状态。株洲、湘潭同样利用率低。
4、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发展环境不优,体制性成本高
长株潭三市及各县、区、街(镇)之间行政体制分割壁垒不能突破,利益难以调整,决策难以形成;铁路、交通、发改、商务、信息等部门职能协调、信息共享有限,缺乏系统力量;宝塔式管理的用人和考核机制,财税、GDP等指标考核跟不上时代步伐,发挥作用有限,创新动力不足。除了导致如前所述现象外,还包括:审批和收费仍多,多头监管、重复执法突出,电价等政策落实不到位,税收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出现的不抵扣问题导致了实际税负增加,最终导致了物流成本偏高,形成了畸高商品价格。伴随高速公路的增加,该项费用还将持续增长。交通等体制性成本的增加,成为了抑制内需增长、形成价格竞争力的重要瓶颈。
二、对策建议
1、以加快长株潭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建设流通大通道
以长株潭结合部和空铁新城为重点,建设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式联运中心;以补足空铁货运短板为重点,建设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流通运输大通道。
2、以培育产业升级新引擎为突破口,建设信息大平台
以建立长株潭大数据平台为重点,建设跨界融合的互动型城乡信息大网络;以建设移动终端物联网体系为重点,提供生态供应链管理服务;以提高政府服务整体效能为重点,构建协调、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网络。
3、以建设商贸物流枢纽为突破口,构建一体化发展网络
以长株潭结合部和长沙空铁新城交通枢纽为重点,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商贸物流资源,优化业态布局,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枢纽;以消费者为核心建立全渠道销售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网上跨境贸易大平台,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4、以打造生态供应链为突破口,发展湖湘资源大产业
延长湖湘资源商品供应链,重塑品牌形象;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配套产业和商贸物流服务业;建设会展会议中心,创新宣传湖湘资源。
5、以构建新体制为突破口,实施供给侧改革创新战略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人力资本、创新投资和技术进步,加快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以有效降低制度性商贸物流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发挥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的“联动”作用,带动全国性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群建设。制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建立一体化发展体系;推进财税体制、投融体系和价格收费改革;推进构建网状治理体系,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设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全民环保机制,优化综合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