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热点专题 > 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蒋涤非委员的发言——建设特色乡村留住浓浓乡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6]    来源:

          蒋涤非委员的发言——建设特色乡村留住浓浓乡愁

          传统村落图景是源于祖辈基因的故乡图腾,乡村特色的消失正泛起我们的浓浓乡愁。湖南正面临“千村一面”的特色危机。各地新农村建设往往按统一、标准化模式运动式推进,相互模仿、风格趋同,缺乏对当地村落传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具有差异化的农业传统、聚落传统逐渐没落。目前,我省正在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将撤并建制村16万个,撤并率达39%,有些市甚至达50%,这种空前的撤并行动将带来功能布局、村落形态的巨大变化。同时,我省正在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行动,充分表明了提出建设特色乡村的具体举措,已是刻不容缓。那么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如何建设湖南特色乡村,防止千村一面,留住乡愁?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建议通过编制乡村特色保护与发展规划,形成依托自然山水的湖湘特色乡村布局

          一是督促各地加快编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村镇布局规划,未制定村镇布局规划或者不符合村镇布局规划的,不得批准房屋建设,以遏制在传统村落外散乱建房的势头。二是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将传统村落建筑群与周边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重视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加强村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的保护,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要求。三是可以依据村落的地形地貌特征,依山就势进行规划布局。凸显每个村落具有唯一性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塑造乡村特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建议通过加强对乡村建设技术的引导,运用地方特色建筑形式与材料,形成湖湘特色乡村建筑风貌

          一是督促各地分别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村民住宅建筑参考图集》,供农村建筑工匠和村民使用。新建、扩建、改建的村民住宅原则上采用坡屋顶且应按图集要求规范建筑风格,要保持农村建筑风貌的整体性,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规范农村建房建筑风格,特色鲜明的地区也可以村为单位。二是加强对建筑色彩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当前湖南村落色彩混乱无序,应通过色彩规划加以控制,并在有关建筑审批中具体落实。三是加快实施《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技术导引》,提出结合地域气候的建筑布局、构造、材料选择指导意见,特别是推动当地建筑材料的使用,引导我省村落形成地域特征鲜明的建筑风貌。

          三、建议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引导乡土风情与乡村旅游结合,形成充满活力的特色乡村

          产业是乡村特色发展的根本支撑。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抓住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的契机,搞好特色种植,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工艺制作。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利用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发展以观光、采摘、游钓、农事体验、享受乡土情趣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及农家乐经营服务。同时,大力发展以山水、地质遗迹资源、乡村、田园等景观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旅游,把旅游、休闲度假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并注重乡土文化的培育,结合乡土风情(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四、建议通过强化规划建设管理,明确责任,落实保障,形成特色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特色”成于管治。特别对当前散乱无章的农村住宅,一定要进一步提供具有分类指导意义、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模板选集,指导处于建筑风格失控状态的广大农村住宅建设。一是推动各地制订更详细规范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强化乡村风貌管制。进一步优化和细化乡村管理规定,增强对建筑审批的指引及各种违建设施的管控,保持对村落风貌的长效化管理。二是应当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其所依存的整体环境造成破坏的建设项目,不得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三是对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和农村建筑工匠进行有计划培训,推行农村建筑工匠执证上岗。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市县需要积极发现并培育本地传统建筑工匠,建立本地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四是各级政府可以列支传统村落的各项保护与建设资金。利用多渠道设立保护专项奖励资金。对于符合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及建设风貌要求的建设项目可以给予贷款利率和开发补偿的优惠政策。五是营造乡村特色需要坚持政府为主导、村民为主体。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指导,而乡镇人民政府则应当担负起具体建设特色乡村的重任,乡镇可以设专职管理人员,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

          新常态下建设特色乡村将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只要我们认准方向、坚守执念,就一定会成就独具湖湘山水人文气韵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浓浓乡愁中“诗意的栖居”!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院长党派民革

          民革湖南省委常委界别民革

        主办: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