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初心与成长·我的改革记忆 NO.19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曾经的激情岁月依然心潮澎湃,哪些记忆影响或改变着您的人生?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联合推出“初心与成长·我的改革记忆”口述史向改革致敬,发现更好未来。
个人名片
我曾经最大的梦想是绿化家乡的每一个山头,让家乡开满四季的花
对于改革开放,向午平最深的记忆是湘西交通事业的发展。
1972年,向午平出生在湘西古丈县一个叫“排茹”的寨子里。他是苗族,“排茹”也是苗语,翻译成汉语意思是“大森林中的一块坪”。
据向午平回忆,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早些时候乡亲们去县城赶集都是凌晨三四点就要出发,沿溪而下,一路的笑声、一溪的火把,四十多里的山路都是肩挑背驼,从集市返回也是一样。孩子们去山外读书,也得翻山越岭、涉溪过河,小小年纪背负着一个星期的米菜等用品,走在弯弯的山道上身影显得格外的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的一个年轻人买了一辆旧解放牌车,异想天开地想开回村,发动了许多劳力沿溪开路,花了二十多天终于把车开到了村里,整个村子都沸腾了。那一晚,好几个孩子不顾大人的责骂,在破旧的车厢上过了夜。
二十一世纪初,排茹村通了公路,最初开车回村的青年买了一台中巴车每天往返县城。从此,乡亲们不用起早趟黑、肩挑背驼地去赶集,孩子们也不用在弯弯的山路上折腾一整天,去县城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
改革开放初期,大山深处要走出一名大学生极为不易。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向午平考上了湖南林业学校(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走出了大山。1991年,19岁的他从湖南林业学校毕业,本来有机会留在省会长沙工作的他,毅然选择了回乡,来到高望界林场担任技术员。向午平说:“我是一个恋乡情节较重的人,不管怎样都会回归家乡。”
2002年1月,向午平的《躁动》经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03年,31岁的向午平被任命为古丈县第一任文联主席,他在这一岗位上干了10年;之后又先后担任县365数字含义_365beat版app_365体育投注网站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等职。
然而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对文学的坚持一直没有放弃。迄今为止,他已在《民族文学》《青年文学》《芙蓉》《湖南文学》《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余万字,并有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新时期湖南文学作品选》等多种选集。2017年4月,向午平作为唯一的湖南作家被推荐参加了鲁迅文学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作家班研讨学习。
文学梦想还在继续,向午平至今觉得自己干过的“最有勇气”的事情,是在无人员、无经费、无办公场地、自己也不太懂互联网的情况下,于2015年6月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品读古丈”,而且独自一人坚持到现在。许多飘泊在外的古丈人都说,“‘品读古丈’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度”,这让向午平感到很知足、很开心。
改革记忆
一辆旧解放牌汽车进了村
●《文史博览·人物》(以下简称“人物”):对于改革开放,您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向午平:对于改革开放,我最深的记忆是湘西交通事业的长足发展。我的老家在古丈县的一座大山深处,乡亲们去县城赶集都是凌晨三四点就要出发,沿溪而下,一路的笑声、一溪的火把,四十多里的山路都是肩挑背驼,从集市返回也是一样。孩子们去山外读书,也得翻山越岭、涉溪过河,小小年纪背负着一个星期的米菜等用品,走在弯弯的山道上身影显得格外的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村的一个年轻人买了一辆旧解放牌汽车,异想天开地想开回村,发动了许多劳力沿溪开路,花了二十多天终于把车开到了村里,整个村子都沸腾了。那一晚,好几个孩子不顾大人的责骂,在破旧的车厢上过了夜。
二十一世纪初,我们村通了公路,最初开车回村的青年买了一台中巴车每天往返县城。从此,我的父老乡亲不用起早趟黑、肩挑背驼地去赶集,孩子们也不用在弯弯的山路上折腾一整天,去县城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
●人物:这些年来,从古丈到长沙的交通情况是怎样的呢?
向午平:我在长沙读书时,湘西每天只有一趟火车去长沙,大约需要十七个小时左右,而且常常人满为患。一九九一年春节后,我和弟弟去上学,因为给俩老人让了座,只好在人挨人的过道上站了整整十六个小时。下车时弟弟的腿都肿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弟弟却忍着泪说,我第一次发现站着也可以睡觉……
直到前几年女儿去上学时,已经可以选择汽车、火车,或者去怀化坐高铁,长沙与湘西的距离缩短到了最短三个小时的里程。再过两年,古丈也能通高铁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到长沙。如果现在的孩子们听到当年我们去长沙要站上十六个小时,估计认为是天方夜谭了。
改革开放让人们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人物:改革开放给您的家庭和个人选择带来了哪些影响?结合您的成长经历,谈谈您对改革开放的观察和感受?
向午平:改革开放对我的家庭和个人的选择影响不大,因为我是一个恋乡情节较重的人,不管怎样都会回归家乡。要说有影响,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妹妹肯定没机会去深圳就业,弟弟和女儿也不会选择在长沙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从而带来了长足的社会发展、多元的经济形态和创新的思维格局,生活呈现多姿多彩、就业的方式也达到了多样化等等。比如旅游,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种生活方式。2002年,我县才初兴旅游开放工作。我们开始去探察坐龙峡和红石林旅游资源时,村里的群众都说我们是吃饭无事做,一堆烂岩窠哪会有人来旅游?现在只要来到这两个地方的人都说好。
●人物:改革开放后的旅游文化事业给您家乡带来哪些发展?
向午平:湘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后,我县的墨戎苗寨在初开发时也是阻力较大,但不到四年却红火起来,今年一年就突破了一百万人次,带动了近四百多人就业,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领到三百元工资,每户年底还有分红。我九十年代在那里工作了八年多,那时根本不敢奢望会有这样的好事。
再比如文化建设,国家高度重视,农民也享受到福利。改革开放前,正常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群众哪有心思学习文化?2003年,我在县里任文联主席时去过一个偏远的山村,不到三十户的小寨子,竟然有七个中老年人自发组建了诗词创作小组,生产生活之余吟诗赋词,歌颂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的美好生活。一次,我看到一个在山上放羊的老人在简易的木棚子里,将能写字的地方都用木炭写满了自己赞美祖国、赞美生活的诗词,令我无比震撼。
●人物:您如何理解“勇气”?您觉得您干过“最有勇气”的事情是什么?
向午平:我认为“勇气”就是确定了一件不损人利己、有益于社会的事就要义无反顾、自始自终地去做。我一直身在基层,没干过什么大事。至今干过“最有勇气”的事情,是在无人员、无经费、无办公场地、自己也不太懂互联网的情况下,于2015年6月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品读古丈”,而且独自一人坚持到现在。许多飘泊在外的古丈人都说,“‘品读古丈’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度”,这让我很开心。尤其是远在哈尔滨的黄建国先生离开了古丈四十年,却为“品读古丈”写了二十多篇关于古丈记忆的文章,让我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物:您最初的梦想是什么?现在最想做的、致力的领域是什么?
向午平:我曾经最大的梦想是绿化家乡的每一个山头,让家乡开满四季的花。这个梦想在党的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等好政策的推动下基本得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还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发展,我的梦想已成为了现实。现在最想做的、致力的领域就是丰富最初的梦想,让家乡的农业兴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在这兴、美、富的同时更要让乡村最美的传统与先民的智慧得到传承与弘扬。
●人物:对改革最好的纪念是以改革的精神推动改革。谈谈您对接力改革的看法?
向午平:当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在经济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下,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认为接力改革最重要的是统筹推进和进取担当。统筹推进就是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各个阶层都要大手拉小手,强弱互补,共同发展。进取担当就是习总书记强调的,“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人物:能否给当下年轻人几点建议?
向午平:当下社会缤纷多彩,年轻人首先应当懂得珍惜和感恩。要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大好环境是无数先辈用心血乃至于生命奋斗得来的,心生珍惜和感恩之情,才能自觉维护现有的大好局面,并为社会发展添姿添彩。其次,年轻人要增强真善美、假丑恶的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敢于与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再次要意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年轻人要以创新的担当去学习、去工作,才能接力改革,成为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