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省农产品
冷链流通监控体系建设的建议
民革湖南省委
我省目前肉类、水产品与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8%、23%和8%,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39%和18%,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冷链流通基础数据缺失,冷链流通的监管未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执行规范,也未细化农产品冷链流通的目录标准,企业自建的农产品流通监控系统封闭运行,缺乏统一的监管平台,农产品冷链流通得不到有效监控,导致冷链农产品同非冷链的产品不公平竞争,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现象,已成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为此建议:
一、建立农产品冷链流通统计基础。建议委托相关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第三方机构对冷链储存和冷链运输企业进行普查,将90%以上体量的企业纳入统计系统,建立实时的统计数据。
二、制定农产品冷链流通行业的规范标准。根据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我省特点,制定我省的农产品冷链流通行业标准。编制冷链流通农产品目录,对农产品流通根据农产品自身特点、运输距离等因素划定冷链流通的层级,如对肉类产品、鲜奶类产品以及高价值易腐损农产品等执行较高的冷链运输标准,对土豆、红薯等价值低且可进行一定时间常温保存的农产品执行适当的冷链流通标准。
三、建立湖南省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根据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建设规范》等标准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的信息化平台标准,组织有关企业开发建设省平台。统一接口标准,实现冷链流通的可视化管理,最终建立和完善全程冷链、可追溯,以实现与全国监控平台以及企业平台有效对接。制定时间表,逐步实现从初步数据监控到最终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农产品监控体系。
四、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冷链物流企业电费优惠政策,实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价格与工业用电同价,鼓励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给予农产品冷链流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定土地优惠政策。建设和完善全程冷链配送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农产品冷链运输高速路通行“绿色通道”。多措并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将我省纳入全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
五、加快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在全省建设一批规模适度、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县以下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统筹农产品冷链流通,打通城乡冷链流通快捷通道。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着力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